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埃及艳后之谜攻略,埃及艳后通关攻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埃及艳后”的秘密之谜是什么
在历史上诸多赫赫有名的女性当中,“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无疑是一位焦点人物。这位埃及绝世传入凭借其美丽,不但暂时保全了一个王朝,而且使强大的罗马帝国的帝王纷纷拜倒在其石榴裙下,心甘情愿地为其效劳卖命。虽说野史、传说和文学作品总能见到这位“埃及艳后”神秘的影子,但有关她本人的文物资料却是少之又少。
然丽,考古学家近日却有了惊人的发现,他们找到了“埃及艳后”当年亲笔签署的政令和她曾经居住的古城。这些文物足以证明,这位古埃及女王远非只靠美貌和情欲,而是靠智慧治国安邦的。
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名的政令纯属偶然。如果不是荷兰历史学家彼得·万·明尼心细如发的话,也许谁也不会发现,德国柏林博物馆一具古埃及木乃伊身上居然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
这是柏林博物馆内一具普通不过的埃及木乃伊,所以在被收藏入馆的100多年间。从来没有引起考古学家或者研究人员的注意。
当比利时草纸考西学家简·比根获得特别的批准对柏林馆藏木乃伊进行全面研究的时候,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木乃伊的布片里夹着一张古老发黄的草纸。明尼的心狂跳了起来,凭他的第一感觉,这绝对是古埃及某个时代的文件。当他小心翼翼地从木乃伊身上一点点剔出那片16开大小的草纸的时候,他的心跳再次加快——草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文字,古埃及文字。
如获至宝的比根把这张宝贝纸片“请”进了特别鉴定室。只需借助普通放大镜,比根就识别出这是一份古埃及某个王朝的正式公文,上面还有收件日期。非常遗憾的是,比根研究到此就急不可待地把其成果发表在10月的考古权威月刊上,武断地认定其为埃及某个农民与“×先生”之间的普通合同。
当荷兰历史学家万·明尼看到这篇研究论文后,立即察觉到可疑之处:光从发表的图片来看,这份文件绝非私人间的合同,而是地地道道的古埃及政府文件。明尼当即向出版社要来了放大的文件照片,当他把这张照片输入电脑时,明尼“在30秒钟内”就断定这是埃及王宫的文件。
古埃及历史学家立即将文件抬头的年份换算了出来——公元前33年2月23日。公元前33年,这不正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下的托勒密王朝吗?考古学家们失声惊叫了起来。
更让人吃惊的发现还在后头。文件的内容显然是手写的,而且从笔力来看,似乎出于一名男性官员之手。文件的具体内容,是埃及国王答应给罗马帝国大将军卡尼迪斯以优惠的商品进出口关税——允许他每年免税向埃及出口1万袋小麦,进口5000安普耳的上好埃及美酒。
这份文件的末尾有一个娟秀的单词,显然跟文件内容的字体完全不一样,而且明显是女性的笔迹。
当那个单词在40倍的专业放大镜下纤毫毕现的时候,明尼失声惊叫了起来:genestho不就是古埃及国王签署法令时的希腊用语同意的意思吗?
埃及国王、公元前33年、罗马帝国大将军,加上女性鉴定——这不就是“埃及艳后”的亲笔签名吗?
有关“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的任何遗迹和新说法,总是能引起世人关注的。这也难怪,这位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末代女皇,她那传奇般的绝世美貌,她与恺撒、安东尼等英雄人物的情缘,曾经激发过历代诗人、作家、画家和艺术家们的丰富想象力,如但丁的《地狱》、莎士比亚的《凯撒大帝》等,都曾将其描述为一个“旷世的肉感妖妇”;而萧伯纳也称她为“一个任性而不专情的女性”。不过,却也有史书记载说,她的美“并不出众,也不惊人”。也有考古学家打趣道:“如果她的鼻子不那么高的话,恐怕世界史便会因此改写了。”
在好莱坞巨片《埃及艳后》中,克丽奥佩特拉更是被描绘成凭着色相诱使恺撒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助其击溃亲生胞弟而出掌王位;恺撒遇刺后,她又吸引安东尼为其效力。可是天不从人愿,安东尼的作为激起了罗马市民的愤怒,在与罗马人交战中彻底败北之后,克丽奥佩特拉眼见大势已去,不得已以毒蛇噬胸自杀,时年仅38岁。
正因为“埃及艳后”有如此传奇的色彩,所以任何有关她的历史文物的发现都引起了世界性的轰动,特别是在考古学界。发现“埃及艳后”亲笔签署的政令的消息传出后,世界考古学界为之振奋。对荷兰历史学家明尼的学术水平深感佩服的大英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深信,明尼发现的手稿绝对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署的,因为明尼的研究从来没有错过。大英博物馆希腊与罗马古董馆副馆长苏珊·沃尔克十分肯定地说:“这肯定是克丽奥佩特拉亲笔签名,因为文件的内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3年,正是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统治时期这是埃及艳后留下的唯一笔迹。”沃尔克进一步分析认为,这份手写文件不仅仅是一份政府公文,更是“埃及艳后”政治手腕的具体体现。
根据古希腊著名的传记作家兼散文家普卢塔克在其名著《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中记录的史实,“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在恺撒死后,急欲求得安东尼的庇护,但却碰了一个软钉子。于是,克丽奥佩特拉马上把主攻方向转向安东尼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卡尼迪斯,以贿赂的手段最后买通了这位影响力非凡的罗马大奖。卡尼迪斯后来说服了安东尼,让他同意庇护克丽奥佩特拉,而安东尼也从此陷入埃及艳后的温柔陷阱中不可自拔”。
虽说普卢塔克把一切说得有声有色,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来没有发现可能证明这些史实的确凿证据。而这次发现的克丽奥佩特拉的亲笔签名文件,却是“埃及艳后”收买罗马帝国大将的铁证。
不过,两年之后,也就是在公元前31年,卡尼迪斯加入了讨伐“埃及艳后”和安东尼的行列,这位罗马帝国陆上兵团的总司令与奥古斯都指挥的海上力量联手,打败了“埃及艳后”和她的情人安东尼。
另一位埃及远古史学家阿兰鲍曼表示:“这份文献的发现,说明‘埃及艳后’决非只凭美色来保家卫国,捍卫自己王位的。她运用的技巧跟我们现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才是‘埃及艳后’美丽与智慧的真正体现。”
实际上,在克丽奥佩特拉统治时代,古埃及仍保持着极度繁荣。今年初当美国考古学家戈迪奥和他的埃及同事潜入亚历山大港外海海底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条又一条的街区、一座又一座的雕像,那就是“埃及艳后”克丽奥佩特拉和她的最后一个情人迈克·安东尼共筑的爱巢——亚历山大城。使这座极富有传奇色彩的皇家古城获得重生的,是海洋探险家弗兰克·戈迪奥和他的考古探险队,他们的惊人居鲁士发现,都证明了古埃及历史上那段仍然繁荣的历史,当然也证明了“埃及艳后”不仅是位美丽的女王,而且还是有着出众才干的女王。
二、埃及艳后年逾40,毒发时仍宛若少女,不老之谜的原因是什么
布莱兹·帕斯卡曾如此描述过埃及艳后:若克利奥帕特拉的鼻子长一英寸,或短一英寸,或许世界就会改变。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便是世人口中的埃及艳后,她与凯撒、安东尼、屋大维之间的关系,一直为后人津津乐道。想来也是,敢在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漩涡中搅弄风云的女人,又怎会是寻常人物?
克利奥帕特拉,出生于公元前69年,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公元前51年,克利奥帕特拉的父亲去世,她和异母弟弟托勒密十三世作为继承人,共同执掌国家。不过,一山怎能容得下二虎?克利奥帕特拉很快败下阵来,被逐出了埃及。为了夺回权力,21岁的克利奥帕特拉将自己包裹在毯子里,去求见时年52岁的凯撒。在那之后,克利奥帕特拉不但生下了凯撒的儿子,还鼓励他在罗马称帝。
但是,共和政体里不允许出现独裁英雄,凯撒在议会中被元老院派人刺杀了。克利奥帕特拉虽失去依靠,但她并没有失去野心,凭借倾城美貌,她再一次使凯撒的跟班安东尼爱上了自己。克利奥帕特拉就像一幅艺术品,不断辗转名主,反而会让她身价倍增。公元前30年,屋大维进攻埃及,兵败的安东尼自知无法抵抗,便横剑自刎。
为求生存,克利奥帕特拉再次使出美人计,诱惑屋大维。可是,屋大维却不吃这一套,他不但要将克利奥帕特拉带回罗马,还要将其示众。公元前30年8月,万念俱灰的克利奥帕特拉,用一条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结束了自己的一生。在她死后,给她收尸的罗马士兵们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年逾40的女人,是怎么保持少女容貌的,难道她真的有妖术不成?
克利奥帕特拉已死去2000多年,有人曾根据当时的雕塑和画像判断她不过是一个身材矮小、肥胖、貌不出众的普通人。可是自从科学家复原了克利奥帕特拉的3D头像之后,大家一致认为,艳名远扬的埃及艳后,的确是用姿色与智慧折服了凯撒与安东尼。此外,克利奥帕特拉的容貌不老之谜,也被科学家揭开。
克利奥帕特拉的基因中,存在大量的活性细胞,活性细胞快速地更新换代,大大减缓了她的衰老速度。其次,克利奥帕特拉总是画着厚厚的妆,那些纯植物提取的化妆品,不断滋养着她的面部皮肤,使之水嫩光滑。
最后,克利奥帕特拉的体质特殊,由于营养吸收有限,她的身体不会轻易走形,皮肤张弛有度,会保持紧绷状态很久。不过,生活在现代的女孩们也不用羡慕,毕竟在科学技术之下,暂缓容颜衰老早已不是难题,不是么?
三、埃及有什么好玩的
去埃及看一下金字塔吧,还有左塞尔陵墓,法老村等等。充分满足你的好奇心,感受异别于中国的风景。攻略已经为你们打包好,如果你心动了,那攻略记得好好收藏好呢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原本半夜起飞的卡塔尔航空公司的航班延误了近一个小时后,终于在困倦和惊喜中飞入云层。我和老公迷糊了一小会,更多是兴奋,没有怎么睡就抵达了中转的多哈。来不及看多哈机场的免税店和稀奇于侯机楼内的黑袍女人们,又匆匆踏上了转机的旋梯。那时已经是白天,坐在靠窗的位子欣赏着窗外蓝天白云和清澈海水与土黄沙漠的交织,我激动于与埃及的渐渐靠近,怀揣着《下一站,埃及》这本书,迫不及待地想靠近她。
经历了十几个小时的折腾,终于到达目的地埃及。第一站是卢克索,在那,我们见到了小何---我们的埃及导游。他卷发浓眼,健谈、风趣、博学,这位优秀的好导游是我们一行的快乐源泉。
刚到卡纳克神庙,同行的朋友们就举起照相机开始咔嚓,小何直白地说:中国人向来喜欢到达目的地就拍照,然而这次到了他的国家就是听故事先。我们都笑了。他又严肃起来:你们中国人就是喜欢拍照,而不是真正想了解故事。于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他并养成了听故事先的好习惯,开始了认真聆听。关键是他的中文解说非常精彩,有时还会演绎情景剧,把生涩的名字说成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们在下午太阳的炽烤下激情满满地聆听故事,寻访每一处方尖碑,每一根柱子,每一处法老的印迹。那种被伟大的震撼只有身临其中才可以,用任何文字都显得苍白!(以下省略1000字以上当日内心澎湃感悟……)
当地有乘马车和拍照的服务,当然埃及小贩们喜欢改变注意,说好的价钱会突然上涨。呵呵,他们也会在马路上向游客兜售纸草画---当然是假的。开价三个美刀,见我不理,就问:Japan?我说China。他突然兴奋,说给中国人只要一个美刀,追着我one刀勒 one刀勒地跑,哈哈。这个现象很有趣,后来我到开罗的mena house hotel,酒店里有商店,我问衣服的价格,他上来就是我哪里来的,然后开价,并表示中国人得到的价格就可以便宜。呵呵。
帝王谷,没有生命的地方,我惊叹尼罗河两岸是两个世界!石头中原来也有美丽天堂,那是必去的一个景点,景观不赘述了,帝王的陵墓群所在地。说个插曲:需要提醒是不管去哪里都先兑换一些零钱,那里的小贩有善良也有不怎么样的。我们当时看到有个旅行团的女孩在帝王谷买一张当地的地图,用100美元的,那个小贩一抢就走,都不找零。后来一团人围住他,让当地导游去解决的。怎么说呢,哪里都有不诚实的人,出门在外,安全最重要。
埃及南部是努比亚人,也就是印象中的黑人了,当地人都喜欢住白色房子,映衬着蓝天,白云和清澈的湖水,显得非一般宁静。我喜欢当地人卖的那个尼罗河地图,可以折叠翻开,一路有尼罗河的景点,似乎只有在那船上有卖,后来去的几个点都没有买到相同款的。
阿布辛贝勒,久仰、崇拜的地方。一直在书里、电视里看,这次可以看到真的了!从阿斯旺出发去那里需要半夜起床,凌晨所有要去的游客车子由警察开道,每部车都要坐一个警察,进入撒哈拉,为了大家的安全就要这么做。
撒哈拉的夜晚,宁静得只听见飞驰车轮声音。不久,天际出现一丝红光。整车队的人都激动得无法入眠。因为即将迎来日出,橘红的朝霞瞬间在天边撕裂开来,我终于开到了升腾的红日!那是撒哈拉的日出!撒哈拉的日出!撒哈拉的日出!激动的事情说三遍远远不够啊!
到达阿布辛贝勒,天已大亮。纳塞尔湖泊是如此委婉地在人们面前略过她的清澈,动人地闪烁着光芒。转身是要顶礼膜拜的阿布辛贝勒,偶的神啊!真想这么感叹,真是这么感叹!在她的脚下,我感觉自己是那么渺小,btw,到处是说中文的游客(傲娇脸.jpg)
从阿斯旺北上开罗,坐了夜火车。这是我至今坐过最糟糕的列车。小何说,这列车在当地是旅游车,属于专门给游客的好车。好吧,狭小的空间,比较脏,不过凑合一下也没什么,入乡随俗,我是卷着一件大衣服睡的,但根本睡不着。于是起身,和老公点两听可乐尝了一下,哈哈,埃及的可口可乐也是这个味道!
开罗真是大拥堵,大家都不太遵守秩序。小何说几乎每辆车都撞过,红绿灯象没有一样。如果发生事情,大家基本会各下自己的车,如果没什么,就拜拜各修各的。很多房子都没有屋顶,因为没有造完可以不用交税。所以整个城市有点土黄。热闹是有的,杂乱也是真的。当地麦当劳吃过一次,店里的人都好奇地望着我们,呵呵,差点忘记了,我们是外国人。因为是晚上,我们几个个别出来的,所以吃了飞快就走了,嗯,理由是为了安全,别笑我哦。
我们的酒店mena house就临近金字塔,让我备感激动。埃及是讲究小费的地方,上厕所要1埃镑,和当地人合影会要给(价钱不定),最重要是金字塔边的骆驼不能乱骑,那个价格没有导游和当地人说好可是不叫你把钱掏空下不下来。
我们激动地围着金字塔转,后来在小何的指引下到了一处最佳拍摄点,把三座金字塔一起揽进镜头。狮身人面像,被游客已经围得透不过气,人一多,感觉这里不再远古,没有了向往的神秘,有点不怎么想看下去的感觉。至于进入金字塔内部,我们想想还是外面看看就好,没有进去,不要打扰神灵为好。大胆的同学可以去试一试。
尼罗河夜游那天正好有当地人结婚,大家都凑上去看新娘。巧逢中国新年,游船上的表演者特别表演了“月亮代表我的心”,中国人都大拍其手,大声唱歌。肚皮舞娘最有吸引力,她一来,大家都停了刀叉,屏息观看,哈哈,很多男人被邀请上去跳,当场有人拍照,如何要照片当然要付钱咯!
亚历山大,靠海边的城市有着其他城市没有的清凉。地中海的新娘真是名不虚传,我喜欢那彻底的蓝。烤鱼真的真的很好吃,是必吃的一道菜。但是那里交通和开罗一样混乱,不夸张,我简直没有勇气穿马路。
在夏宫花园,我们遇到一群当地年轻的学生在花园里跳绳,忽然感觉亚历山大是一座开放的城市。我们在一边看他们跳绳,他们竟然热情邀请我们一起跳。开始大家很犹豫,原因有点好笑,是害怕他们要小费。这个请不要笑我们,因为埃及到哪里都是要小费,我们已经对所有的邀约有预警状态了。可是他们很热情,我们同行中有一个、两个去,后来都哄上去跳绳,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最后一起和他们拍照。关键是:人家根本不是要小费,是看到中国人觉得很友善,很好奇,想表示友好。回来时,大家一路都笑自己:不是每个地方都要小费的,也有善意的邀请和真诚的友谊!
虽然去埃及已经是很久远的事情了,但那些点滴的趣闻、雄伟壮观的奇景还是在眼里不时浮现。那是一片值得敬仰的土地,很多景点没有列入文中详述。想说,如果你有机会,请一定去一次,记得带几罐小小的清凉油,会受欢迎哦!
近日整理埃及游的照片,又一次感叹曾逝去的往日时光,也暗自幸庆当初没被肆虐的埃博拉病毒,挡住前行的步伐。既然埃及游了而且还下了水,那就来窝里浇下水。
从万米高空俯瞰这个比中国更古老的国度,顿生李白诗中“开国何茫然”的感觉。国土面积的95%是茫茫沙漠,其间包裹着一条蜿蜒长河,正是这条尼罗河孕育出了7000年古国所有的精彩与传奇!
经过多哈转机共15多个小时的飞行后,便直抵景点城市卢克索。出机场不久便看到世界上最大的卡纳克神庙。这座在4000年前修建的石庙,占地500亩,前后建了1300年。首先134根,高21米,直径3.5米的巨柱先将宝宝们看来瓜起。30米高,重达320吨,由一块花岗石雕成的方尖碑,直矗云天。中国人是语不惊人誓不休,埃及人却是庙不惊人死不休,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人家是修“塔”专业户。
工科出身的我,当然地球人也都想知道,这重达300多吨的碑在没有起重机的年代是如何竖起来的呢?结果导游对着画在地上的图一解说,宝宝们又惊呆了!原来古埃及人是将碑底部的沙一点点刨开,当下部出现一个斜坑后,石碑滑下去便能逐步直立,如此这般,将看似匪夷所思的难题轻易解决。高达四五十米的庙墙也是先堆沙作底再逐步拾级而上,最终完成这世界上最壮观的神庙。4年前参观过吴哥窟,高达60米的5座石塔高耸云天,精美绝伦,使得我们的蒋勋同志,先后跑去了14次,我想会不会也是同样的方法垒上去的呢?这次终于在这见识了滴水穿石故事的“现场版”。
大庙看完接着看二庙,由拉美西斯二世国王所建的卢克索神庙。。该法老先后娶了8位皇后,播撒下100多位子女,活到了92岁,当时埃及人寿命就40多,他的一生很值得窝里的男胞们去坚持不懈的深入研究。(不过我们四川有位老乡比他更牛,12位老婆,300多名后代,91岁还生了个女,这便是修过春熙路的军阀杨森)。神殿看多了也要审美疲劳,还没听导游讲完这个多神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三教并存的庙子,我便去拍当地妇女去了。
下午快结束时,去看了哈素女王庙,它是唯一3层的石庙,线条简洁大气,在半山环抱中诉说一个女王与建筑师恋人的爱情故事。看完神庙重重的古都遗迹,我们乘坐大巴车连续六小时,抵达美丽的红海酒店。
出国游一贯遇到的天气都不错,这次红海醉人的夕阳与惊艳的日出都撞上了(然而它的日落日出拍出来全是黄色,再杂仔细看都还是分不清)。每年大量的俄罗斯人和西欧人会到此来享受冬日的暖阳与沙滩,而中国游客仅占埃及游客量的1/10。
在红海有二天自由行,偶的手机连续摊上两件大事。先是手机遗失在沙滩,最后经多方查找,在得知是俄罗斯游客冒领时,带团的埃及导游立马驾船追上企图离岛的俄罗斯“窃机客”,在半小时内就将我的手机完壁归魏,为了这个新成语只好透露下姓氏。这里要特别感谢我们伟大的埃及导游——亚瑟王(下图戴墨镜的同志,大家可自行脑补下他追缴俄罗斯嫌犯的镜头),也顺便扒一扒我们幽默帅气且汉语还流利死人的王导的背景:同当年接待余秋雨走千禧之路的埃及导游是同班同学,他俩共同在安徽师范大学学了半年的中国话。由此可看出非洲人在语言上的天赋。
干净的沙滩,见底的海水,着比基尼的美女。加上手机失而复得后让我的玻璃心瞬间平复了。当年还没正式学书法,心理素质所以没今天淡定。在红海游船上用鱿鱼做为诱饵的甩钓让伙伴们大呼过瘾,尽管我两个小时连个毛都没吊起了,但依然会替同伙的咸鱼上钩而欢呼雀跃。
接下来浮潜开始了,我带上装在防水套中的“三星”手机便冲入海中(尽管当年note7没出来,但结局同样都悲催)。成群结队的游鱼在眼前摇摆,我也变换着各种泳姿和角度要为这美妙的海底世界留影。就在我快要嗨到高点的时候,不幸却悄悄降临了。
隔着防水套的手机按键开始不听使唤。一定要拍到海底世界,我出水调整了一下防水套后再次下水。那知就是这次,让我欲哭无泪。这下按键按不下去,还死机了,上岸后又捣鼓一阵,偶尔可以开机,但电却再也充不起。至此便只有怀揣着“三星”的尸体,肝肠寸断地同微信说byebye了。回国到维修店才知道,朋友在淘宝上买的防水套,根本抵挡不住海水的腐蚀。我的手机充电接口处的金属片早已被锈烂了。看来为手机的安全,千万不要买网上的塑料“套套”就下海(下图那种漂出点红色的那种套套),建议水下摄影用防水套筒最好。
第四天一起床连续跋涉6小时,进到开罗博物馆。直叫人大开眼界,几十万件珍宝睡在里面,尤其是早年便夭折的图坦卡门法老的藏品,撑起了大半个博物馆。我站在那些黄金织成的拖鞋与精致工艺品面前,徘徊良久,不敢信是3500年前古人制造出而成,除了惊叹还是惊叹。据说这仅是埃及文物的小部分,大量的文物藏在地下库房中,不久将在金字塔边上建一个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馆内不能拍照,便盲拍了几张,各位将就着看。
从辉煌震撼的博物馆一出来,进入开罗街道时,一种景象使你半天回不过神来。这完全是一个可用“脏乱差”来定性的首都,尽管导游事前打过多次预防针,但宝宝们还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街道及屋顶上垃圾肆虐,居民房子基本都是烂尾楼(因为修完便要被征税),红绿灯几乎形同摆设,有指挥的交警,但然并卵。后才来知道埃及警察的薪水一月为500人民币,为国家公务员收入的一半,这些交警倘若知道了中国的城管都有多”港“时,那不知要吐多少口老血。
文明古国之首为何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146米高的金字塔、320吨的方尖碑、45米长不用一钉的太阳船、120米高的亚历山大灯塔、全世界最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比蔡伦造纸更早2000年的莎草纸,每项纪录都称雄了地球几干年,辉煌的文明而今为何却被雨打风吹去?!
回溯六千年的埃及历史,前三千年的辉煌灿烂之后迎来的却是后三千年的备受欺凌。从公元前十一世纪到1922年,埃及因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先后被亚述、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古罗马、阿拉伯、土耳其、法国、英国所统治。无数的珍贵文物被掠夺到了大英博物馆与卢浮宫中,几十根被称为“埃及艳后之针”的方尖碑被运到了欧洲列强和美国手中,也曾亲眼目睹了被抢到英国与法国的方尖碑。在3500年的历史长河中,这些伴随着人类从原始社会一路走到太空时代的石碑,看尽了人世的忠诚与背叛、战争与残杀、崛起与衰落。
象形文字在1500年前己消亡殆尽,目前的埃及人都讲阿拉伯语,偶用英、法语。文字不再使用了,古埃及文明便彻底“死了”。断代后的人民只知坐享祖先辉煌古物带来的好处,埃及有12.6%的人口靠旅游养活。联想到前年去秦始皇兵马佣门前看到的脏乱差,不禁长叹历史越悠久,越会滋养出靠祖宗吃饭的子民们。
临走前一天去参观了亚历山大城及亚历山大灯塔遗址,这座被誉为地中海新娘的城市,明显感觉经罗马人管理后比开罗城漂亮得多。晚上逛历史悠久的哈里里夜市,小商品淋朗满目,多为中国造。选了几盒琉璃瓶并在一位老者处买了几件老银器。回国找内行鉴定,朋友说有徽章印记应是上百年的老货、这让我悬着的玻璃心终于踏实了。
最后一天才见到雄伟的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由200万块最大63吨重石灰石建成的胡夫金字塔,永远是人们发挥想象力的绝佳舞台。外星人遗迹,核反应堆残骸,将这些大开脑洞的说法先pass掉。在“混凝土浇筑说”“外坡坡道说”与“内部坡道说”中,个人预言第二种使用杠杆与滚木的外坡坡道说最靠谱,看看我有生之年能预言对这个干古之谜不?
到金字塔旅游时,千万要小心一些当地人的要小费伎俩。因拍摄了图中的阿拉伯老人被追着讨要小费,最终以两盒清凉油的代价才摆脱纠缠。为了在回国前秀一秀朋友送的蓝染围巾,在金字塔面前拼着老命跳了一把。金字塔游完又到市内看了一所很有书香味的清真寺,也看到了耶稣曾在埃及避难的悬空基督教堂。
游完当然要买纪念品了,香精与纸沙草纸是埃及的代表性纪念品。纸莎草做成的纸在四千年前便有了,埃及人利用其茎做笔,用水混合黑烟灰及胶浆制成墨水,便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笔、墨、纸,可能埃及人嫌我们的石头砚台和金字塔一比太小气,便没有去发明吧。埃及纸莎草纸的历史很早,可后来制作工艺却失传了近两干年,直到1970年才由埃及驻中国大使拉加卜,移植苏丹的纸莎草到埃及、并参考中国的造纸术,才使该纸“起死回生”。
买了纸莎草纸,我让店员将我的名字写在法老圈的位置上,回国后对照文字表,才知这些画了很多动物的文字并不”象形“,却是表示字母时,才终于理解破译这些文字密码的难度了。空了假吧意思的看了些破译象形文字的纪录片。知道了在开罗博物馆馆中为大众所一眼而晃过的罗塞塔石碑。该碑上记录的三段同意文字,从而成为了英法两国顶尖文字破译高手过招的”唯一“实物来源。
1822年9月27日这一天、一个有些腼腆的年轻人在法兰西文学院会议上的发言,成为全世界对埃及象形文字持续了数个世纪研究的分水岭。这天之前,人们对于埃及文字的理解毫无头绪。而这天之后,这位年轻人让古埃及文字在一千多年后获得了新生。
最后,将印有这位年轻人头像的邮票作为结尾,以表示对这位破译千年文字之谜而英年早逝的语言天才——让·弗朗索瓦·商博良的敬意吧!
埃及艳后之谜攻略和埃及艳后通关攻略的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