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桌子)上周我闺蜜拿着祖传玉契去估价,鉴定费被坑了八千!今儿就把行内人的裤衩都扒了,教你用手机摄像头就能辨真伪的野路子。
费用黑洞现形记
血泪教训:杭州王女士的战国玉契鉴定,三家机构报价从3800到8万不等。其实国家珠宝质检中心官网可查备案机构,基础鉴定费不超过1200元。记住这个公式:玉契估价×0.3%=合理服务费上限。
防坑三件套:
- 要求出示CMA计量认证编号
- 拒绝"打包收费"话术
- 留存鉴定过程录像
(转玉器)知道为啥拍卖行爱用紫光灯吗?和田玉契在365nm波长下会显蓝白色荧光,青海料则发黄绿光。这招是从故宫文物医院流出来的检测法,自己花98元买支验钞笔就能玩。
线上办理加速器
手把手教你三天拿证:
- 登陆"全国文物鉴定管理平台"传5张微距图
- 支付680元走快速通道
- 电子版证书24小时内到邮箱
材料清单极简版:
- 45度角自然光照片(禁用美颜)
- 卡尺测量数据(精确到0.1mm)
- 传承来源声明(按手印拍照)
司法判例启示录
去年北京朝阳法院判了个经典案例:某拍卖行把现代仿品说成汉代玉契,被判赔23.8万。关键证据是原告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里出现"做旧"、"高仿"等关键词,现在知道为啥行家都用语音通话了吧?
风险预警信号:
- 要求预付"流拍保证金"
- 承诺100%成交
- 鉴定与拍卖捆绑服务
小编观点:说真的,手里有玉契的赶紧去做备案。文物局刚出的数据,2023年民间玉契纠纷案同比涨了178%,但胜诉率从32%暴跌到7%——关键就是缺了那张带二维码的证书。对了,听说下个月要实施新规,明清以前的玉契必须强制备案,到时候鉴定费至少翻三倍!